弟子规之家>入则孝

谏不入,悦复谏。

2022-06-29 20:25:56

“谏不入,悦复谏。”这句话出自清代李毓秀的《弟子规》第二章:入则孝

谏不入悦复谏的拼音、读音

  • jiàn
  • yuè
  • jiàn

谏不入悦复谏的意思是什么

如果父母不听规劝,要耐心等待,一有适当时机,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,再继续劝导。

谏不入悦复谏的注释

1. 不:多表否定,此处指不接受。

2. 悦:原指说,后引申为高兴、顺服、悦耳,这里指愉悦。

3. 复:本义指往回走,这里指再次、重来。

谏不入悦复谏相关故事

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,随着父亲李渊平定天下。有一次父亲作出一个决定: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。李世民就对父亲说:“这样做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,因为恐怕会中埋伏,前面不但不能取得胜利,后面又被围剿,反而不利我军。”这样劝了三次,他的父亲仍不采纳他的建议。

眼见明天父亲带领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,这个时候,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号啕大哭,哭得非常伤心。为什么很伤心?他知道父亲这个决定是错误的,从整个局势来看,李世民已经看出这种做法相当的危险。他的父亲李渊在帐篷里头,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,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,就走出去看看,才知道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,于是他就问是什么原因?李世民说:“本来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次军事行动,但是父亲不能采纳,我非常地伤心,非常地难过,就在这里哭泣。”李世民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劝解。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,分析的道理又这么中肯,就及时停止这次军事行动。后来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终于平定各地的反王,奠定了唐朝的基业。

意思是:劝导时态度要诚恳,和颜悦色,声音必须柔和。

意思是: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,甚至生气,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,也要恳求父母改过,纵然遭遇到责打,也无怨无悔,以免陷父母于不义,使父母一错再错,铸成大错。

返回顶部